
無錫市,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江南盛地”。
無錫這個地名的由來,眾說紛紜。
明代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中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末年,秦始皇派大將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時,在錫山之麓挖得一塊石碑,上面刻有“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這12個大字。當地百姓說:此山盛產鉛錫,開采了近400年,如今已經難以采到了。王翦道:此碑露出,看來從此天下安寧了,今后當名此地叫無錫,在《惠山寺記》《太平御覽》《陽羨風土記》等書中也有以上“有錫無錫”之說。
但據地質學家對錫山的巖石和土壤采樣分析,得出錫山不可能有錫的結論。無錫地名由來又成了一個謎。
坊間“無錫”之名由來說法很多,一種說法,無錫是“神鳥安棲”的意思?!盁o”在古越語中是“官”“首領”的尊號,“錫”在古越部落是“神鳥”的意思。從鴻山遺址出土的玉飛鳳,見證了無錫古人的鳥文化圖騰。另一種說法,“無錫”,“吳墟”也,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吳故都梅里被夷為廢墟,“無錫”由“吳墟”音譯而來。
無論是哪種說法,都表達了當地人民“天下太平,安居樂業”的美好愿望。

從商末泰伯南奔無錫梅里,肇辟吳文明始,無錫成為吳文化發源地。經過歷代人民的辛勤耕耘,無錫文明代有輝煌,明清以降尤其是晚清民國以來聲名鵲起,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是風景旅游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黿頭渚、靈山大佛、惠山古鎮、東林書院、南禪寺、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等著名景點。
無錫還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源地。如今的無錫,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中心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和蘇錫常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有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地標性產業。
文字:劉霞
攝影:華婧/視覺江蘇
設計:朱丹清 陸丁婧(實習生)
翻譯:衛鑫
鳴謝:無錫檔案史志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