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va另,国模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文旅
文旅江蘇
全域旅游
節慶活動
生態環境
旅游視界

兩天一夜

金壇茅山遛娃指南

五一遛娃寶藏地-金壇茅山

五一假期來臨,

天氣晴好,溫度適宜,

正適合出門遛娃!

還在憂愁帶娃去哪兒玩耍?

快來看看這份

金壇茅山兩天一夜遛娃攻略,

輕松拿捏,不費爸媽!

  DAY1:第一站-茅山森林世界

  五一小長假,想帶娃逃離城市喧囂?茅山森林世界絕對是親子游的寶藏地!這里集漂流、萌寵、徒步踏青于一體,還有超多項目上新,一站式滿足全家玩樂需求!

  魔法黑森林&奇幻雨林

  踏入魔法黑森林,邂逅現實版“愛麗絲仙境”??,莫奈花園的花海與法式布景美如油畫,打卡拍照秒出片!還能在卡皮巴拉的咖啡屋偶遇水豚??,投喂互動超治愈?? 玩累了來杯森林特飲,一秒穿越熱帶雨林??~

  草原牧場·萌寵零距離??

  在草原牧場,看羊駝呆萌吐舌,浣熊靈活討食,可以零距離給它們投喂胡蘿卜??。軟萌小體型的侏儒羊和荷蘭豬超適合小朋友撫摸,蹦跳的兔子??和溫順小鹿,治愈力??!

  狐獴之家??

  在超人氣打卡點-狐獴之家,看狐獴??家族直立“放哨”,探頭探腦的呆萌模樣讓孩子直呼可愛,互動體驗感拉滿!

  草坪游樂

  大草坪上,極限滑草、叢林探險、空中飛索、蹦蹦云、挖掘機、草坪射箭、逐野小火車、坑爹過山車等等項目無限暢玩,釋放孩子活力!

  叢林漂流

  五一期間,清涼刺激的叢林漂流重磅回歸!1米以上兒童就能玩,全程都有樹蔭庇護,不熱不曬,滿足孩子玩水的需求。

  DAY1:第二站-仙姑村

  第二站可以去往美麗鄉村-仙姑村,帶孩子體驗悠閑的鄉村田園生活。

  漫步村中,尋找散落在各處的鵝小仙,同它們拍照打卡,留下萌趣可愛的合影。

  仙姑村農家菜

  中午可以在仙姑村品嘗地道的農家菜,村內幾十家農家樂任你選擇。在這里不用擔心孩子吃到“科技與狠活”,食材選自本村農家菜園,散養雞鴨、水庫魚鮮、農家豬羊等,新鮮本味、營養健康。

  DAY1:第三站-一號農場·萌動樂園

  午飯后,可以帶孩子至仙姑村旁邊的一號農場·萌動樂園玩耍消食。樂園以道路和水系為主游覽動線,是華東地區較大的集萌寵互動體驗、鄉村休閑度假、農業科普、動物科普四位一體的主題休閑農場。

  樂園內,擁有羊駝、矮馬、梅花鹿、兔子、小浣熊等上百種可愛的動物,萌得人心都化啦~

  孩子們可以通過撫摸、擁抱、喂食、拍照、觀察等多種方式,與這些萌寵們進行親密接觸,近距離感受萌寵世界的純真與美好。

  黑松林里,設置了各種難易不同、風格迥異的超強刺激關卡,小小勇士們,開始探險吧~

  DAY1:第四站-夜宿茅山東方鹽湖城

  傍晚時分,可以前往茅山東方鹽湖城,入夜后的逍遙仙鎮更加迷人。

  晚餐可以選擇仙鎮特色武俠主題餐秀「江湖盛宴」,臺上江湖奇俠各顯神通,臺下大快朵頤大口吃肉、喝酒看秀。

  5月1日-5月4日,連續四晚,大型哪吒無人機煙花秀再度返場,30分鐘定制煙花X山水全息投影,史詩級試聽盛宴,重溫哪吒前世今生!

  夜深之時,可以宿于親子野奢酒店山隱巽宿。酒店多面環山,推窗即可俯瞰整個仙鎮,提供自然拓印、手工點心等親子體驗,還有兒童讀書角,盡享親子時光。

  DAY2:第一站-茅山東方鹽湖城白日精彩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以后,在仙鎮內悠游閑逛。打卡喜泉閣「瑤池花境」,逛吃花市,品嘗春日花食。

  體驗趣味花作,「金壇刻紙」、「手繪符箓」、「時光烙畫」、「植物拓印」、「古法香囊」,讓孩子指尖綻放非遺之花。

  看沉浸式花樣演出,「瑤池仙會」、「木蘭傳」、功夫喜劇、快閃、脫口秀、魔術等,笑點密集、驚喜連連,十二時辰不打烊。

  DAY2:第二站-茅山茶海

  茶

  餐

  中午可以至茅山茶海,品嘗特色茶餐,茶香排骨、茶香炒蛋等,每一道菜都是用心烹制的美味,配一盞清茶,清香解膩,層次豐富。

  午飯后,和孩子一起體驗采茶、炒茶、古法末茶制作、手工香薰制作、茶點制作等,觀看茶藝表演,傾聽茶知識科普,沉浸式了解茶文化,樂享親子之趣。

  DAY2:第三站-花谷奇緣

  五一期間,花谷奇緣內上百個品種的玫瑰、月季、薔薇盛開,各種玫瑰主題特色展陳,堪稱出片神器,和孩子一起奔赴“花花世界”,以鮮花為背景,拍下美美的照片吧~

  此外,七彩花田、金魚草、毛地黃、矮牽牛等大面積花海也正同步燦爛盛放,讓孩子在花海中肆意奔跑、撒歡吧~

  小長假期間,在景區指定點位還有花仙子巡游+舞蹈表演,小丑互動巡游等孩子喜愛的演出哦~

  萌寵花園和兒童樂園是小朋友們的快樂星球,帶孩子投喂羊駝、矮馬、黑天鵝等毛茸茸的萌寵,體驗過山車、旋轉木馬、碰碰車等豐富的游樂設施,無盡的歡樂在花園中回蕩。

  這個五一,

  帶孩子遠離喧囂,

  在自然與文化的碰撞中收獲成長,

  開啟一場不擠不累的

  高質量親子旅行吧!

  


4月26日,“一起‘趣’金壇”2025金壇文商體旅“五一”促消費活動在金沙科技金融中心正式啟動,標志著金壇“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費周拉開帷幕。

啟動儀式上,常州市金壇區文旅局詳細介紹了“五一”促消費活動的具體內容和惠民措施,攜程集團合作拓展部江蘇總經理范圣菊發布了金壇文旅與攜程集團2025年度戰略合作推廣計劃。隨后,金壇區文旅局和攜程集團進行了簽約儀式,進一步擴大了金壇文旅品牌影響力。

“五一”假期是上半年最重要的消費節點之一,金壇文旅推出“消費券+特色活動+主題場景”聯動的文旅促消費體系,以八個“一起‘趣’”為主題,以寵客為核心理念,全面整合全區文旅資源,重點圍繞文旅消費券發放、特色景區體驗、人寵互動活動、美食文化體驗、文博展覽等關鍵領域展開。

在活動設計上,注重“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消費維度的融合發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激發假日經濟活力?!耙黄稹ぁ羞b”文旅促消費活動,金壇文旅將通過攜程旅游app平臺向廣大游客發放120萬元文旅消費券,其中五月期間發放50萬,酒店、景區門票均有優惠;“一起‘趣’度假”特色景區系列活動,茅山四大景區(東方鹽湖城、茅山森林世界、花谷奇緣、金牛洞)聯手推出199元3天聯票,一票通玩仙鎮夜游、萌寵互動、花海盛宴,登高祈福;“一起‘趣’撒歡”寵物友好系列活動,舉辦多個人寵互動活動,滿足愛寵人士的出游需求;“一起‘趣’露營”放飛計劃系列活動,面向自駕短途游群體,解鎖逍遙生活的全新打開方式;“一起‘趣’運動”悅動健康系列活動,“一起‘趣’打卡”文博奇遇系列活動,文圖博服務不打烊,為游客帶來豐富的文化享受;“一起‘趣’嗨購”樂享消費系列活動,本次五一,商業促銷活動也誠意滿滿,讓市民游客盡享實惠,在金壇開啟一場嗨購之旅;“一起‘趣’尋味”舌尖之旅系列活動,五一期間,金壇為食客們準備了一場舌尖上的盛宴,讓游客玩得開心,吃得開心。

從“買買買”到“惠民生”,金壇正在用“全域策劃、全民參與、全鏈聯動”的方式,打造消費新增長點。這個“五一”,在江東大地,消費不僅是節日的“加法”,也是經濟提振的“乘法”,更是“穩預期、強信心”的“關鍵變量”。

4月26日,以“千年運河 楚韻漢風”為主題的2025徐州、宿遷、淮安文旅聯合推介會在南京玄武湖畔啟幕,三地文旅部門攜“運河大集”“沉浸式演出”“精品路線”等文旅“干貨”,為市民游客提前送來“五一”假期的出行“盲盒”。

徐州、宿遷、淮安同為運河沿線城市,歷史文化各具特色,文旅資源各有千秋。為了讓國內外游客充分領略江蘇運河城市的文化魅力,三市決定從4月至9月的文旅黃金季,共同開展文旅聯合推介活動。活動采用線上線下雙輪驅動模式。線下推介活動自南京開啟第一站,后續還將陸續走進北京等重點城市。線上借助各類平臺與媒體達人的傳播力,進行廣泛宣傳。

以運河文化為依托,與周邊城市串點連線,形成更大范圍的文旅合作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送、線路互聯。2025三城文旅聯合宣傳推介活動將通過線路共推、政策互惠、品牌共建,面向國內外游客展示三市文旅魅力,讓文旅產業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推介會上,三市文旅精心設計了三天兩晚精品路線三條,分別是“運河風光·千年文脈之旅”“楚韻漢風·歷史文化之旅”“湖光食色?生態康養之旅”,誠邀四方游客的到來。

徐州、宿遷、淮安推介官分別介紹了各市的文旅精華產品,同臺共艷,競相媲美。其中,徐州推出“彭城七里Citywalk一日游線路”“漢風徐來 潮游彭城”線路、“穿越古今 漢韻彭城”線路。宿遷文旅推介官介紹了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里的四季芬芳、洋溢著醇厚酒香的湖光山色。淮安文旅推介官展示了淮安歷史可觸、文化可品、山水可親的詩意佳境。

推介活動中,三市文旅演藝精彩薈萃。徐州市漢樂樂團表演的合奏《漢韻悠揚》以古典樂器演繹現代樂曲,讓人沉浸其中。宿遷文旅帶來的舞蹈《西楚迎賓舞》馬蹄聲碎,水袖翻飛,展現剛柔并濟的迎賓場面。淮安文旅帶來的舞蹈《歡樂西游行》,師徒四人和蜘蛛精、玉兔精的趣味到場給活動帶來歡快氛圍。

活動現場打造文旅促消費市集“徐、宿、淮——運河大集”持續一整天,徐州、宿遷、淮安三市30多家特色商家聚集一堂,通過實實在在的文旅消費,構建可持續文旅生態,為游客提供更多便利與實惠。

4月23日,2025年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啟動儀式暨全國“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費周主場活動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

活動現場 主辦方 供圖

為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及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文化和旅游部聚焦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費,舉辦以“文旅惠民樂民 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活動時間從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圍繞勞動節、暑期、國慶節、春節等重要節點,舉辦全國“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費周、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國慶文化和旅游消費月、春節文化和旅游消費月,并舉辦專題主場活動,推出特色文旅活動及惠民措施。各?。▍^、市)全部參與,將結合節假日以及地方傳統民俗節慶、周末等時間節點,舉辦個性化、特色類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推廣跟著演出、影視、賽事、非遺去旅行等特色旅游模式,打造消費新場景,推出更多惠民樂民措施。

活動現場 主辦方 供圖

作為全年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的首場活動,全國“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費周主場活動同時舉辦。在主場活動上,全國總工會發布工會助力職工文化和旅游消費措施,中國氣象局發布“五一”踏青賞花旅游路線,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攜程、抖音等推出“五一”文旅消費活動及惠民措施。為將促消費和促就業相結合,教育部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開展2025年度“才聚文旅 職引未來”人才招聘專項行動,教育部在本次活動上發布了專項行動具體內容。消費周期間,各地也將圍繞“五一”假期舉辦文旅消費促進活動,推出一系列優質文旅產品和消費惠民措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假期美好生活需要。

進入四月,江南水鄉古鎮被春的畫筆暈染得生機勃勃,如詩如畫的美景吸引著八方游客。

在江南眾多古鎮中,千年古鎮同里可以說是有代表性的: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小橋流水人家”的風貌延續至今;世界文化遺產退思園坐落于此,講述著百年前文人的巧思雅趣。

枕水江南,文韻同里。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同里文脈悠長卻又古今相宜,在文旅體驗中讓人既沉浸于醇正水鄉生活,又可感受新風拂面。

俯瞰同里鎮

保護:一座活著的江南古鎮

“這就是我夢中水鄉的樣子!我迫不及待要把這里的美景分享給家鄉的朋友?!?月10日,波蘭旅行社經理卡羅琳娜坐在同里的搖櫓船上,與40余名波蘭游客一同沉醉于江南文化的獨特魅力之中。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華旅游,同里古鎮無疑成為熱門之選。導游劉昊告訴筆者,不管是旅游團還是散客,來同里主要是沖著世界文化遺產退思園,但是來了之后,讓他們感到驚艷的可遠不止一個古典園林。

作為千年古鎮,同里的歷史文化遺存眾多,擁有明清兩代宅院30多處,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耕樂堂等都是其中的經典之作。古鎮內河道縱橫,家家臨河,因水成街,49座橋串聯起整座小鎮。

“莫道園林小,佳景知多少”。前不久,退思園的百年玉蘭花開滿枝,潔白如玉,登上熱搜,網友們紛紛感嘆:被同里古鎮的中式美學驚艷到了!

退思園是晚清私家園林建筑的經典,由同里退職還鄉官員任蘭生所建,占地雖僅有9畝8分,但布局精巧,亭、堂、樓、閣、軒、榭、廊、舫等建筑一應俱全。

步入退思園的后花園,看到碧波潺潺、游鱗嬉戲,不少游客聚集于此打卡拍照。“這里的水位線比較高,周邊的古建、假山就像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因此稱為‘貼水園’?!眲㈥唤榻B。

退思園

與退思園一墻之隔的麗則女學校舊址,曾是民國初期女子接受教育啟蒙的場所,如今變身成為一處充滿古典韻味的文化景點。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舊址在保留老宅結構的基礎上,打造成為花間堂·麗則女學,通過國學公益課堂、愛國主義教育等方式傳承先人創新辦學精神。

穿過巷弄,來到富觀街上的太湖水利同知署舊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鑲嵌于斑駁白墻的精美磚雕,上面清晰展示了當時衙署的建筑布局。這個同知署舊址是目前太湖流域僅存的水利衙署類遺產,在這里,游客可以通過圖文介紹和80余件實物,來深入了解太湖流域的治水歷史以及塘埔圩田的形成過程等。

目前,這座舊署已修復其中第五進和第六進,而前四進則是民居,并改建為民宿。走進這家民宿,院內綠意蔥蘢,擺放著許多老家具?!斑@些老物件都有百年歷史了。”民宿主理人王鴻是土生土長的同里人,打理這間民宿已有近25年,其祖上在同知署移駐蘇州東山后,買下這座宅院,并取名“敬儀堂”。如今這間民宿的院落對外開放,不少游客會走進來拍照打卡,還有諸如《盲約》《宴遇奇緣》等影視劇在此取景。

漫步于同里的青石板路,兩旁古宅錯落有致,生活場景隨處可見,讓人深刻感受到這是一座活著的江南古鎮。在同里,古建老宅被還原了本來面貌,近1.2萬名原住民生活其中,這是一方主客共享的詩意棲居地。

悠悠文韻也吸引了許多作家、學者流連于此,中國作協會員、小說《洞庭茶師》作者童敏敏就是其中之一。“同里是我的第二故鄉?!?月2日,童敏敏以直播形式,帶領廣大網友在她生活的同里古鎮開啟一場沉浸式文學漫步。在她看來,同里獨特的水鄉風光能讓人放松身心,從而獲得寧靜的創作心境。

潤今:傳統文化綻放時代光彩

豐富的文化遺產為古鎮帶來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如何更好發揮優勢,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讓千年古鎮綻放出時代光彩?同里的回答是:守正創新!在活化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

蘇州同里國際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閏介紹,一方面,同里對鎮內的文物保護單位“修舊如舊”,堅持以歷史資料為藍本,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材料,保存原有構件,使用原工藝,讓一屋一瓦、一草一木保存原真性;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探索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使其融入多元業態,煥發新的生機。

從一座老宅轉化為蘇州市特色婚姻登記服務點,同里崇本堂的“變身”就是活化利用的生動案例。崇本堂門口經常排著長隊,新人可在此許下白首之約,留下浪漫回憶,還可以體驗水鄉婚俗“走三橋”,即走過長慶橋、吉利橋和太平橋,祈求好運?!白呷龢颉北涣袨閰墙瓍^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這項儀式感拉滿的習俗深受當代年輕人喜歡。

既要保護利用好古建,也要珍愛呵護好古樹。在同里的耕樂堂,生長著一棵樹齡超600歲的白皮松,松針蒼翠,枝干虬曲,向著水面呈臥躺狀。它的身旁,還有一棵百年黃楊,循著陽光挺立向上。兩“老者”被當地人戲稱為“臥龍鳳雛CP”。

“眼前的蓬勃生長來之不易,之前白皮松生病了,松針都泛黃了,我們找來很多植物專家聯合會診,才幫它渡過難關?!备麡诽霉ぷ魅藛T說,到了冬天氣溫低的時候,我們要給土壤打孔、埋管、通氣、施用緩釋有機肥,來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孔隙性,確保樹木長勢。同里依照《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對古樹進行分類、分級保護,并實行日常養護責任人制度。按照“一樹一策”原則,對發現問題的古樹名木制定實施搶救復壯方案,精細化開展土壤結構和肥水條件、補洞治傷、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為更好地推動實現文化遺產保護,同里古鎮還與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聯合成立“江南水鄉文化遺產保護同里實驗室”,提升同里乃至整個江南水鄉地區的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和技術研發能力。

在融入多元業態、激發古鎮新活力方面,同里也做出了諸多探索。這段時間,同里古鎮南園茶社老板張建國忙著張羅評彈劇場。他的茶館由文保建筑改造而成,引客之道不僅在于古香古色的飲茶氛圍,更在于每日上演的精彩評彈表演。然而,茶社二樓雅座只有130多個位子,常常游客團隊來了,就把散客給擠走了。于是,張建國想到在水墨同里劇場開設蘇州評彈表演,劇場能容納350多人,這既豐富了游客的體驗,也豐富了同里的文旅業態。

目前,水墨同里劇場開設評彈表演已有一個多月時間,《花好月圓》《蘇州好風光》《西廂記·鶯鶯操琴》等十余個曲目輪番上演,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入場,“千年古鎮+非遺評彈”正在成為同里的一張文化新名片。

夜幕降臨,退思園夜花園悄然蘇醒。月影婆娑,金光廊影,悠悠雅樂……退思園的夜游場,讓人仿佛置身于古人真實生活場景,沉浸式體驗不同于白天的江南美學。

求變:在賡續文脈中講好新故事

“千鎮一面”、商業味濃等,是古鎮面臨的共性問題。當前,隨著城市更新不斷加快,古鎮的更新也迫在眉睫。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同里深諳,要想破解同質化,唯有深挖本土文化,彰顯自身特色,在賡續文脈中講好新故事,才能保持長久的吸引力。

在同里古鎮的北面,一片土地已經平整完畢,將被打造成為崧澤文化園。指著這片土地西南側的一座石拱橋,薛閏介紹,這座橋叫富觀橋,同里歷史上出過一名狀元,也是吳江歷史上唯一一位,便是南宋特奏名狀元魏汝賢,當時這位狀元的家就在富觀橋附近。據考證,從這座橋向北至冷家浜修筑的大道,曾被命名為“狀元街”。

深耕狀元文化,同里將要打通一條新的水上游線,建設游船碼頭,串聯起狀元街、楊天驥故居、普安橋(讀書橋)、羅星洲文昌閣等,形成一條莘莘學子游學打卡路線。屆時,從新碼頭坐船去羅星洲僅需10分鐘,游客可以沿著這條線路探尋狀元文化,汲取智慧與力量。

羅星

“動畫故鄉”是同里近年來打出的一張新名片。那么,同里和動畫又有著什么樣的淵源?翻閱中國動畫發展史,同里元素不容忽視。參與迪士尼經典動畫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制作的“中國動畫第一人”楊左匋先生和中國首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動畫片《九色鹿》的技術指導錢家駿先生,都是從同里走出去的中國動畫泰斗級人物。去年9月,“世界同里·動畫故鄉”主題系列活動舉辦,來自全國動畫界的專家、學者齊聚同里,將同里的文化魅力與現代動畫藝術相結合,共同探索動畫產業的新天地。

古今相宜看同里,看的不只是一個退思園,也不只是一個古鎮。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周儉,師從阮儀三,結緣古鎮的保護規劃,對同里古鎮的發展也有著深刻的思考和研究:“我們正著手盤活古鎮資源,將古鎮區和周圍的自然景觀資源、農業資源融合在一起,以農文旅一體化為抓手,將古鎮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輻射到更廣大的鄉村地區?!?/p>

深挖本土文化的同時,還要培養本土人才。在薛閏看來,古鎮人文底蘊深厚,有諸多名人故事和歷史淵源等待挖掘。作為吳江區南社研究會同里分會會長,她也將用好分會平臺,集聚更多力量來推動當地文化的挖掘與保護工作,同時培養一批有情懷有能力的年輕導游,鼓勵他們創新講好同里的古今故事。

在同里,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交相輝映,居民與游客共享發展成果。這座千年古鎮,正以深厚文化為根基,以創新實踐為動力,用心用情書寫文旅融合新篇章,徐徐鋪展一幅更為詩意、更具風情的水鄉同里新畫卷。

全國第二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我國普查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樹有10745株。這些綿延于歲月長河中的古樹名木,記錄著自然生態的時代變遷,守護著綠水青山的生態本底,是中國悠久歷史的鮮活見證。不僅如此,它們還演繹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傳奇故事。例如,北京密云“九摟十八杈”,傳頌著“為一棵樹,挪一條路”的故事;廣東新會天馬村村民世代守護“小鳥天堂”,成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動范例……可以說,中華民族千百年的樹木保護實踐,折射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智慧。

目前,我國初步建成了國家古樹名木資源數據庫,按照“一樹一檔”要求建立古樹名木檔案,出臺較為完備的政策法規、技術標準體系,落實嚴格的保護管理措施,防止人為破壞和過度干預,織就了系統完善的古樹名木保護網絡,相關保護經驗為全球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提供了現實借鑒和有益滋養。特別是《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的施行,填補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域國家層面的法規空白。作為世界上首個國家層面的古樹名木保護專門立法,該條例對于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意義重大。

新征程上,守護這些“綠色國寶”,我們應繼續用好科技、制度等手段,同時應注重文化傳承,挖掘闡釋古樹名木歷史文化內涵,淬煉符合時代精神的古樹名木故事和文化,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宣傳教育,讓古樹名木保護成為全民自覺行動。

一方面,以樹為媒,講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感召更多人參與古樹名木保護。千百年來,古樹名木穿越歷史的風雨,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被賦予了美好的品格和寓意?!疤┥綕h柏凌寒”象征著堅韌不屈的民族氣節,“黃山迎客松”展現了開放包容的大國風范,“塞罕壩功勛樹”彰顯出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這里面,有很多故事可講,有許多文化可挖掘,要創新宣傳方式,讓這些源于古樹名木的精神內涵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同時,鼓勵廣大群眾挖掘提供古樹名木線索、史料記載和歷史傳說,相關部門定期發布城鄉古樹名木和古樹后備資源普查結果,讓這些中華文明的綠色見證者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此外,促進古樹名木資源與生態旅游融合發展,實現生態美、百姓富有機統一,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另一方面,保護好古樹名木,離不開高水平的生態文明教育,呼喚不斷提升全社會生態文明素養。

比如,四川劍閣翠云廊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當地一所鄉村小學為了保護古柏,將翠云廊寫進了校訓,寫成了校歌,還精心編制了一套校本課程讀本。除了理念上的培育,這所小學還開展“我為翠云廊做點事”主題活動,把翠云廊古柏和傳奇故事通過書信、網絡、口頭講述等方式介紹給親戚朋友。此外,還利用社會實踐課,清除翠云廊及周邊垃圾等。這啟示我們,生態文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而且應該“就地取材”,通過生動活潑的體驗課程,把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植入孩子的心靈。

守護“綠色國寶”同每個人息息相關,各地還應創新開展守護古樹名木行動。譬如,開展古樹名木“認養”活動,推出“古樹名木保護地圖”小程序和古樹名木旅游路線,倡導市民積極參與古樹名木的養護工作;通過“我和古樹的故事”專題聯展、詩歌散文展、攝影展等活動,積極營造全社會保護古樹名木的良好氛圍;圍繞植樹節、全國生態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節點,以文化熏陶、教育引導、實踐養成等方式,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實踐活動,使古樹名木保護成為人人崇尚的生態文明新風尚。

近日,一場聚焦兒童的展覽“童樂園——中國本土圖畫書的原創之力”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展,作為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入選項目,本次展覽以40余個精選的原創圖畫書故事為核心,通過獨特的展陳設計,為觀眾打造一個融合藝術欣賞、文化體驗與親子閱讀的兒童友好型展覽。

在展覽籌備過程中,策展人走訪了多位與圖畫書在本土發展共同成長的創作者和研究者,正是基于這些對話,梳理了中國本土圖畫書的發展歷程,逐步構建起展覽的敘事框架和呈現方式。展覽以“未知旅程”的自我探索、“萬物識光”的自然奧秘、“老故事新劇本”的文化傳承、“我的樹洞”的情感對話四大篇章,構筑起多維度的童書宇宙。

展廳內特設“然后呢,然后呢?”兒童創作區、“閱讀營地”親子共讀區和“時光長廊”文獻區三大綜合空間,讓圖畫書從展品轉變為連接親子情感的紐帶。在“然后呢,然后呢?”兒童創作區,展示了小朋友們動手繪制的小圖畫書;帳篷形態的閱讀區則為親子共讀提供專屬空間。正如展覽主題所強調的:“最好的愛,就藏在平凡的日常里?!薄皶r光長廊”文獻區則梳理了中國圖畫書從萌芽到繁榮的創作歷程。圖畫書研究者、閱讀推廣者阿甲說:“中國圖畫書走過百年歷程,如今多家出版社致力于經典復刻,讓傳統與當代對話。比如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百年百部中國兒童圖畫書經典書系’、毛毛蟲童書館的《中國經典圖畫書大師卷》系列,蒲公英童書館的《中國優秀圖畫書典藏系列》等?!?/p>

資深編輯費嘉是中國圖畫書領域的“活字典”。談起中國圖畫書發展史,從老一輩創作者到新生代繪者,他都能娓娓道來?!靶轮袊鴥和霭媸聵I起步于1950年創刊《兒童時代》,還對20世紀初面向學齡前兒童的《小朋友》雜志進行了改造重新出版,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全國專業的兒童出版社在上海、北京相繼成立,專門致力于為兒童提供更多有益心智成長的書籍,這段時間可以稱為新中國兒童出版的萌芽期。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各地的少兒出版社陸續成立,這都為圖畫書的出版和發展提供了土壤?!眻D畫書的發展歷程在展覽的“時光長廊”文獻區得到體現,從早期兒童雜志的開創性嘗試,到當代原創作品的百花齊放,觀眾將清晰看到中國圖畫書的發展脈絡。

著名繪本畫家朱成梁表示:“南京是一個插畫家輩出的城市,這里老中青三代繪者傳承有序。”作為多年耕耘在高校插畫系的教育者姚紅則從創作角度解讀了這一藝術形式的蛻變:“現代圖畫書已從早期的‘圖文配合’發展為‘圖文共生’,這一轉型也與社會環境和文化需求息息相關?!?/p>

“圖畫書是紙上‘童樂園’?!苯K省美術館策展團隊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讓更多人看到中國原創圖畫書的蓬勃生命力,感受其中蘊含的文化自信與藝術創新。”這場展覽不僅是對中國圖畫書創作成果的一次展示,更是一次關于童年、關于愛的溫暖對話。

春風裁細柳,瓊花映碧波。4月18日,千年古城揚州盛裝迎賓,2025揚州“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如期而至。四海賓朋與滿城飛花共赴這場春的盛宴。作為揚州最具影響力的城市名片之一,本屆盛會延續了“經貿搭臺、文旅唱戲”的傳統精髓,更以創新之姿點亮全球目光——世界500強企業代表、國際頂尖科研團隊、文旅產業領軍者與海內外游客歡聚一堂,共繪合作藍圖,同賞“好地方”的盛世風華。

“煙花三月”是對接客商、招引項目的黃金時段。今年節慶期間,受邀來揚中外客商將超2000人;通過聘任一批招商引資全球伙伴,借助第三方專業機構力量,加快構建招商引資全球網絡;除開幕式現場壓軸的重大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到5月底,揚州要完成全年新簽約1200個億元以上項目任務的60%以上,其中制造業項目500個以上、服務業項目168個以上、農業項目60個以上。

接續奮斗

從思想破冰到行動突圍

近日,揚州迎來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在全省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揚州斬獲第一等次,邗江、高郵雙雙獲評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創下該市在省級“統考”中的歷史最佳戰績。這份亮眼的答卷背后,是揚州以“好地方”的擔當破除“居中思維”、錨定“爭一流”目標的生動實踐——從2023年“發力奮進年”到2024年“實干爭先年”,再到2025年“沖刺決勝年”,這座城市用一年一步走的戰略定力,在長三角坐標系中劃出一道逆勢上揚的“揚州曲線”。

“雖處江蘇地理腹地,發展坐標絕不居中游。”2023年,揚州市委書記王進健的動員令擲地有聲。這場始于思想深處的“破冰行動”,讓揚州人撕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標簽。思想突破激發行動突圍,贏得發展突進:2024年,揚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穩居全省前列,1228個億元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在儀征市南京大學新材料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基地,工人們正全力開展項目二期建設,這座匯聚南京大學等各類新材料最新研究成果的“夢工廠”,從去年6月揚州市與南京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到項目一期封頂僅用9個月,折射出揚州人“頂格推進+專班賽馬”的攻堅魄力。走進邗江數控機床“燈塔工廠”,機械臂劃出銀色弧線,5G信號實時傳輸著加工數據。這些場景,正是揚州“613”產業體系澎湃脈動的縮影——新材料產業突破2000億元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產業躋身“國家隊”。新能源產業持續強鏈擴鏈,去年規上企業開票銷售達782億元,光伏電池及組件產量占全國6%。生態科技新城華東航空谷內“低空+文旅”“低空+政務”“低空+培訓”等應用場景應接不暇;揚州經開區駿馳通高端柔性項目開工,世界見證著“運河古城”向“智造高地”的華麗轉身。

“過去跑20天的審批,現在兩天搞定?!痹谏鷳B科技新城政務服務中心,魏香展示帶著打印機余溫的營業執照。這背后是連續12年以“2號文件”迭代的改革決心:“智慧云勘驗”讓審批實現大幅提速,“辦不成事”窗口兜底解決大量企業難題。當“蘇質貸”為眾多企業注入巨額金融活水,揚州以極高比例的企業滿意度證明:營商環境不是抽象指標,而是企業家們點贊的“揚州溫度”,是中鈉能源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揚州速度”……在今年“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的15場重點經貿活動中,揚州將舉辦百家商會揚州行、百名外交官看揚州,以及海外“僑資僑智”揚州行等活動,主動邀請國際友人、華僑華人以及工商界代表走進揚州、了解揚州,實地感受揚州良好的營商環境。

人才聚則事業興,城市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報告公布了中國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50強城市榜單,揚州位列全國第34名;2022—2024年,揚州新引進高校畢業生分別為22735人、25486人、30197人。近年來,揚州圍繞打造青年發展型城市,出臺“人才新政15條”及17部配套文件,以“十萬青年來揚州”工程為龍頭,開展“揚州人才校園日”“百名博士揚州實踐”“千家揚企校園引才”“萬名大學生看揚州”等活動?!盁熁ㄈ隆眹H經貿旅游節期間,揚州將正式發布人才新政“4.0版”,通過更具競爭力的政策優勢、更富溫度的服務體系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回望,揚州用“三個年”的接續奮斗,將“居中思維”轉化為“進位爭先”的城市基因:從伺服電機基地的機器轟鳴,到低空經濟首飛測試的破空之聲;從大運河畔古城復興的文化脈動,到實驗室里攻克技術難題的鍵盤敲擊——這座千年名城正以“萬億之城”的壯志,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令人矚目的“揚州加速度”。

以“新”為墨

科技創新驅動產業攀高

在長江與運河交匯處,揚州這座千年古城正以“新質生產力”為墨,在產業轉型與科技創新的畫卷上揮毫。從市委八屆八次全會描畫的“路線圖”到2025年沖刺工業開票銷售“萬億之城”的鏗鏘步伐,揚州以“建強產業體系”為核心,將科技創新成果深度融入產業鏈,推動傳統產業“發新芽”、新興產業“長成林”、未來產業“快生根”,在長三角產業科創高地的競逐中展現“綠楊城郭”的硬核實力。

漫步江蘇匯成光電有限公司的LCD驅動IC封測智能制造工廠,智能化測試設備如精密“外科醫生”般對產品進行毫厘不差的檢測。公司測試營運處副總監于杰介紹,這座省級智能制造工廠的關鍵設備聯網率達100%,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成為揚州“智改數轉網聯”的標桿案例,而這僅僅是揚州激活傳統產業的一道縮影。江都區造船產業通過引進雙低速機、太陽能蓄電池儲能系統等綠色技術,打造出62000噸多用途重吊船“康?!陛啠叫袝r減少船體阻力,停泊時實現零排放,成為綠色航運的“中國名片”;邗江區數控成型機床產業集群以工業機器人替代傳統人工,推動高端數控機床精度達到微米級,獲評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新興產業“長成林”的蓬勃之勢,在揚州大地隨處可見。儀征汽車智谷科技園內,江蘇澤景汽車電子為小米SU7量身定制的56英寸HUD屏幕,將路況信息投射至駕駛員視線前方,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點睛之筆”;高郵經濟開發區的航天鋰電科技憑借磷酸鐵鋰大圓柱4680全極耳電芯技術,為東風、三一等重卡提供動力,年產值突破50億元;在揚州經開區,天合元氫堿性電解水制氫系統項目一期建設的1GW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產線,是國內氫能行業領先的自動化產線,生產穩定性和產品質量都能得到有效保證,助力揚州躋身全國氫能產業第一梯隊。

科創平臺的“強磁場”效應,為揚州新質生產力注入源頭活水。揚杰電子牽頭成立的江蘇省第三代半導體功率芯片與模塊集成技術重點實驗室,聚焦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構建“設計—封裝—集成”全鏈條研發體系,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航空科技揚州實驗室聯合北京機電所、揚州大學等機構,在整機研發、碳中和技術等領域實現從0到1的突破,航空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集聚千名航空人才、200余項國家級科研項目。此外,揚州以“概念驗證中心+科技商學院+創新聯合體”的組合拳,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600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00家,實現省級以上園區科創平臺全覆蓋。今年,揚州將舉辦科創景區“智”向未來——2025揚州瘦西湖招商推介會、“中國美業港”杭集高新區產業推介會、航空產業和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等多場活動,以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新成果持續為揚州產業科創名城建設賦能加力。

從“制造”到“智造”,從“跟跑”到“領跑”,揚州以“新質生產力”重塑產業版圖。2024年工業開票銷售突破9000億元,距離“萬億俱樂部”僅一步之遙;2025年,40個專業園區建設如火如荼,300家規上數字經濟企業蓄勢待發,100家“智改數轉網聯”標桿企業引領轉型。在這片兼具歷史底蘊與創新活力的土地上,揚州正以“干”字當頭、“實”字打底,在“熱辣滾燙”的變革中,書寫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綠楊城郭”新傳奇。

運河煥彩

古今輝映織就文旅長卷

今年清明假期,揚州以360萬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再創新高,攜程數據顯示其旅游訂單環比增長25%,機票訂單同比增長26%,瘦西湖更以“萬花織錦”的春日盛景入選全省熱門景區TOP5。這場文旅盛宴的背后,是揚州以“四季旺游”為軸心、以文化為底色、以創新為動能的系統化布局——從“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萬花會、鑒真櫻花季、早茶文化周,到夏日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5G大運河沉浸式體驗館”日均萬人涌入的科技震撼,從秋季七河八島生態音樂節的聲浪交織,到冬季溫泉氤氳中非遺年貨市集的煙火升騰,揚州以“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周周有熱點”的全域旅游節奏,織就一幅“古今輝映、四季皆景”的文旅長卷。

夜幕下的古運河,是這場文旅交響曲中璀璨的樂章。華燈初上,兩岸燈光如星河傾瀉。新推出的“大運揚州”游船項目,以“行進式游船+岸線光影秀+實景演藝”多維呈現,周末場次一票難求,碼頭排隊的游客蜿蜒如龍,只為親歷這場“流動的史詩”。游船穿行于“入夢揚州”“吳王開運”等光影篇章中,仿佛穿越千年,與李白筆下的“煙花三月”共舞,與“運”同游,尋夢揚州。升級后的大水灣段,復古建筑燈火通明,橋上市民與船中游客隔空互動,“歡迎來揚州”的呼聲與笑聲回蕩在運河上空……

城市文旅的突圍,根植于對文化底蘊的深度挖掘與創新表達。揚州通過聚焦非遺傳承利用,不斷豐富文旅產品供給。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揚州陸續舉辦非遺年貨嘉年華、“好運集”非遺主題市集等200多場活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銷售總額超3000萬元,剪紙、胸花等非遺產品通過“非遺出?!弊呦驀H市場。文藝創作持續發力,揚劇《鄭板橋》榮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揚州藝校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斬獲金獎,運河大劇院全年舉辦演出30余場。全市50多家小劇場全年演出超1萬場,揚州評話、木偶戲等傳統藝術與脫口秀、現代舞同臺競艷。

政策創新與產業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為保障文旅市場的持續繁榮,揚州相繼出臺《揚州促進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若干措施》《揚州市2025年促進文體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22條措施》等政策,明確提出要支持文旅企業發展,招引舉辦一批高質量、高能級的演出活動和精品劇目等目標任務。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年揚州以“花式寵客”贏得口碑,全市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免費開放,外地游客憑身份證免費乘坐公交,市政府機關食堂連續多年對游客開放,敞開的“市委市政府大院”,大大緩解旅游旺季游客需求與接待能力之間的矛盾。數據印證:2024年揚州旅游總收入突破1036億元,過夜游客增長16%,2025年春節假期OTA旅游訂單人次總量、旅游訂單金額總量均位列全省第四。

以“三都”金招牌為帆,揚州正駛向文旅融合新藍海。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古運河,早茶樓里湯包蒸騰的熱氣與“微笑揚州”志愿者的問候交織,夜晚最后一班游船靠岸時,兩岸燈籠漸次熄滅,而屬于揚州的文旅傳奇,永遠亮著下一盞燈。

“這片公園場地新,籃球、足球、羽毛球……應有盡有,附近還有很多集裝箱式的小吃店,對面就是商場,一到晚上人特別多!”4月6日晚8時30分,位于建鄴區的西城·夜未央運動街區一派活力氣息,正如其名——“夜未央”。

新近出臺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對于擴大文旅消費進行了全新部署,提出“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在南京,“體育+”多業態消費融合處處可見。

2025南京體育嘉年華·城市聯賽在南京城北萬象匯啟幕。受訪者供圖

現場探訪:體育消費“夜未央”

4月6日晚9時,西城·夜未央運動街區依然燈光通明,射箭、滑板、輪滑、打高爾夫……除了傳統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外,西城·夜未央街區有不少新興的小眾運動體驗。作為南京首個24小時運動街區,該運動街區總面積超5萬平方米,發光塑膠跑道貫穿街區兩端,兩側特色美食應接不暇,共同串聯出了一個“運動+生活+商業”的開放式運動空間。

“下班后,我們每天都要來練會兒射箭?!痹葡砩渌嚲銟凡坷铮诟浇鲁强萍紙@上班的3個小伙子成為“搭子”前來鍛煉,運動結束后,三人便直接在街區里打卡美食,買上一些消夜。記者了解到,為了豐富周邊市民、上班族的夜間鍛煉需求,云享射藝俱樂部門店每天營業至晚10時,而在西城·夜未央,這樣營業至深夜的運動場所不在少數。近年來,南京持續推動“體育+”夜間消費,鼓勵場地延長營業時間,打造了一批批有創新服務的消費新場景。

“我們住的酒店樓下就有個室外運動場,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很多人在場地鍛煉、健身?!比涨芭e辦的2025南京世界田聯室內錦標賽上,中國短跑名將謝震業看到了南京的城市活力,“這里的運動氛圍也很好,能看得出大家對體育、對健康的追求?!?/p>

“融”出新意:賽事流量變消費增量

群眾體育的消費熱情越燃越旺。據介紹,2025年春節假期,重點監測的200家體育消費新場景企業,累計實現營業額5504萬元,同比增長5.1%,200家體育消費新場景企業客流總量達156.64萬人次,平均每家企業的日客流量979人次,同比增長6.1%,拉動吃住行游購娛等相關消費4.4億元。

越來越多的專業賽事也“融”出了新意。

上月底完賽的2025南京世界田聯室內錦標賽期間,砂之船(南京江北)奧萊人頭攢動。比賽中以7秒55的成績,為中國隊摘得一枚獎牌的劉俊茜,賽后來到比賽場館對面的商圈與大家互動,成為連接競技體育與城市消費的紐帶。“我是特意來南京看比賽的,能在賽場之外與自己喜愛的運動員近距離接觸,這樣的安排特別好!”來自山東臨沂的田徑愛好者李盼說。

指壓板跨欄、“騎”遇魔方、奮力摸高趣味項目比拼……當天的砂之船內通過多場活動,將消費者“拉”進了“運動場”,也“點燃”了大家的消費熱情。數據顯示,在2025南京世界田聯室內錦標賽期間,該商場客流同比增長26%,營業額同比增長15%,外卡消費近30萬元。

除了2025南京世界田聯室內錦標賽,今年我市還將舉辦10余項國際重大賽事,形成具有南京特色和國際水準的賽事矩陣。2024年以來,南京共舉辦“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賽事活動100余場,僅2024南京馬拉松、南京半程馬拉松、大學生賽艇公開賽、老山越野賽、中國田徑街頭巡回賽等14場賽事就帶來直接經濟效應約6.09億元,產出效應13.95億元,就業效應5533個。

國家林草局日前公布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青頭潛鴨全國越冬同步調查結果,我國青頭潛鴨種群數量達2555只,與2012年的1000只相比實現倍增,確認重要棲息地16處。

江蘇省內也有青頭潛鴨分布。記者4月24日從中國青頭潛鴨保護與監測工作組獲悉,本次調查在江蘇省共記錄到110只青頭潛鴨,其中徐州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濕地公園數量超過30只,是青頭潛鴨的重要越冬棲息地。此外,常州溧陽長蕩湖,蘇州北太湖、陽澄湖,無錫大溪港濕地公園,南京綠水灣濕地,淮安白馬湖濕地,鎮江赤山湖濕地,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也有青頭潛鴨分布。

青頭潛鴨。 馬海軍 攝

青頭潛鴨體型中等,潛水覓食,名字里的“青頭”指的是成年雄鳥暗綠色的頭部。該物種曾廣泛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各國及俄羅斯遠東地區,20世紀80年代以來因棲息地喪失、非法獵捕等,種群急劇減少,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青頭潛鴨的瀕危等級在短短幾十年內連升三級,1994年列為易危物種,2008年提升為瀕危物種,2012年繼續升級為極危物種。青頭潛鴨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最受關注的關鍵鳥種之一。

此次調查采用政府牽頭、部門聯動、民間參與的方式,聯合57家單位共同開展青頭潛鴨越冬同步調查,其中也有來自江蘇的團隊參與,包括江蘇觀鳥會、徐州野鳥會、常州自然觀察團、蘇州市林學會、淮安濕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

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副教授賈亦飛是中國青頭潛鴨保護與監測工作組的成員。“光靠科學家很難在這么大范圍內同一天調查,聯合觀鳥愛好者可以彌補人力、物力的不足,這種公民科學在國際上也通用?!辟Z亦飛說,青頭潛鴨常常和白眼潛鴨等混群,加之個體數量少,不易辨別,對觀鳥者的要求較高。

長期在本地觀鳥的志愿者們,積累了豐富的數據和經驗?!跋啾绕渌饕蕉?,青頭潛鴨在江蘇零星分布、比較散,但對一個種群數量只有兩千多只的物種來說,每一只都很重要?!苯K觀鳥會會長袁屏說,青頭潛鴨比較怕人,潛水覓食對水深有要求,通常分布在有隱蔽的水面。蘇州市林學會副秘書長周敏軍介紹,他們2014年開始調查全市越冬候鳥,隨后逐年完善數據,在太湖綠洲濕地公園、蘇州灣、同里濕地公園、太湖湖濱濕地公園等地均有發現青頭潛鴨,近幾年觀察到在北太湖和陽澄湖分布穩定。2021年,常州自然觀察團在溧陽長蕩湖濕地發現了本地多年未有記錄的青頭潛鴨,此后每年冬季都能在這里觀測到青頭潛鴨越冬,他們發現青頭潛鴨一般都離岸很遠甚至在靠近對岸的蘆葦叢附近水域游弋。

青頭潛鴨。 馬海軍 攝

青頭潛鴨越冬同步調查結束后,志愿者們仍在持續監測。徐州野鳥會從2024年開始,每個月至少要去豐縣大沙河濕地調查兩次,了解青頭潛鴨會不會在那里繁殖。“冬天的時候種群數量最多,去年最多記錄到58只,夏天偶爾有三五只,但還沒看到育雛?!毙熘菀傍B會成員陸宏說,青頭潛鴨需要隱蔽空間,2022年1月他們曾發現大沙河濕地里的蘆葦被割,青頭潛鴨轉移到一個高高的土堆后面,及時向管理部門反映后,這個不太美觀的土堆沒有被推掉?;窗矟竦嘏c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在青頭潛鴨飛到白馬湖越冬后,每周跟蹤調查?!叭ツ?1月青頭潛鴨就來了,有4只身上還披著夏天的羽毛,今年3月初離開?!痹搮f會副會長余星翰介紹,他們這幾年還在高郵湖和三河濕地觀測到青頭潛鴨。常州自然觀察團2023年開始加大對長蕩湖的調查力度,將觀測范圍擴大到這一片區所有的越冬水鳥,及時拆除鳥調時發現的捕鳥網。

“通過調查了解棲息地狀況,可以更好地制定保護管理策略。”賈亦飛說,遷徙鳥類的保護不是一地一事,需要建設保護網絡,江蘇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上的關鍵節點,對于保護青頭潛鴨等極危水鳥也有著重要意義,有必要開展重點監測與保護。

記者從4月17日省林業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全省造林綠化年度任務已經過半,森林、濕地生態系統功能持續向好,林業安全生產態勢良好,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江蘇,林業正在發揮多方面重要作用。

46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安家

據調查,江蘇現有天然分布的陸棲脊椎動物628種,包含鳥類482種、獸類71種、兩棲爬行類75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6種、二級11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4種。

省林業局副局長史新明介紹,我省相繼建立31處自然保護區、76處省級以上濕地公園、68處省級以上森林公園、3處國際重要濕地、919處濕地保護小區,劃定48個野生動物集中分布區,公布15處候鳥遷徙通道,為野生動物營造良好棲息之所。截至2024年底,全省麋鹿種群達8216頭,其中野外種群3553頭,是全球最大麋鹿種群;2024年丹頂鶴人工繁育育成61只,野化放歸60只;從浙江德清引進20只朱鹮在鹽城沿海開展野化放歸,為中國東部沿海濕地首次實施。

為進一步摸清我省越冬水鳥種類、數量和分布情況,今年1月初,省林業局組織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省林科院、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單位,建立6個調查團隊12支調查小組,在全省沿江、沿海、重要內陸湖泊等25個濕地區域236個調查位點開展同步調查,這也是自2024年全國首次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后的第二次。此次調查共記錄到全省有水鳥82種518377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丹頂鶴、青頭潛鴨、黑嘴鷗4種1074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額雁、翻石鷸、斑頭秋沙鴨、小天鵝等13種22645只。越冬水鳥熱點區域主要有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臺條子泥濕地等。

24892株古樹名木見證時光流轉

每一株古樹名木,都是時間的見證者。最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普查數據顯示,全省共有古樹名木24892株。依托江蘇“智慧林業”管理平臺,我省構建了古樹名木數據共享的動態信息管理系統,并在全省組織開展古樹名木保護智慧化管理試點,對盱眙“木瓜王”等重點古樹名木安置智能化管護裝置。

今年3月15日起,《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以行政法規形式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應遵守的行為規范?!敖K是平原省份,古樹名木尤顯珍貴?!笔×謽I局造林處處長謝友超說,我省將全面開展條例普法宣傳,進一步創新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方式,研究推進為古樹名木購買保險等工作舉措。啟動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省級試點,探索經驗,推廣智慧化管理方式方法。推進“一樹一策”科學保護,在深入排查的基礎上,對衰弱古樹名木按照“先急后緩、一級優先”的原則分批分級組織開展搶救復壯。繼續與省公安廳、省住建廳聯合開展打擊破壞古樹名木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形成高壓態勢。開展新一輪資源普查,將每株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的責任落實到位。組織編制全省古樹名木保護規劃。根據國家配套政策,研究落實我省古樹名木移植等審批許可的相關要求。發掘古樹名木的文化價值,重點發掘生態、科研、人文歷史、地理、旅游等方面的價值,闡釋江蘇古樹名木歷史文化內涵,淬煉符合時代精神的古樹故事、古樹文化,講好江蘇古樹名木故事。

2024年,我省出臺首部關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地方性法規——《江蘇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全省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覆蓋率95%以上,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1.8%以內。松材線蟲病防控實現發生面積、病死松樹數量、疫情小班數量連續4年下降,提前實現5年防控攻堅目標。

生態旅游帶動社會綜合產值超千億元

我省現有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211個,建成省級森林步道76條、總里程超過500公里?!耙宰匀槐Wo地、動植物園、森林步道等為依托開展的生態旅游,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笔沸旅鹘榻B,2024年,全省生態旅游地接待游客達3億人次,直接經濟收入超160億元,帶動社會綜合產值超千億元,生態旅游已成為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省種苗站副站長張建宇在發布會上推薦省內4條精品生態旅游線路,一是沿長江生態人文線路,該線路依托長江岸線生態修復工程,集江灘濕地保護、珍稀物種觀測、濱江綠廊騎行于一體,展現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特色;二是沿太湖山水田園線路,以太湖為核心,聯動蘇錫常三市,串聯湖濱生態修復區、森林氧吧與水鄉古鎮,展現江南“水—林—田—鎮”復合生態系統,融合濕地觀鳥、森林康養與絲綢文化民俗體驗;三是沿里下河水鄉風情線路,以里下河湖蕩濕地群為骨架,整合垛田農耕、荷藕種植等活態文化遺產,通過“水陸共生”模式展示農耕濕地文化與生物多樣性,提供濕地泛舟、候鳥追蹤與漁家文化深度研學等;四是沿古黃河古韻今風線路,該線路聚焦黃河故道沙地—濕地復合生態系統,結合沙地蘋果、梨園等特色農林產業,展示采煤塌陷區“廢地變澤國”的生態奇跡。

結合當下公眾對郊野公園、戶外徒步運動的需求熱點,會上還推介了南京老山森林公園、無錫宜興森林公園、徐州環城森林公園、常州天目湖森林公園、常熟虞山森林公園等10處特色生態旅游目的地。張建宇表示,順應生態旅游消費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趨勢,我省正深入推進生態旅游與文旅、農旅、體旅等融合發展。

以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破局的常州,再次置身“雙碳”戰略大局,邁向產業格局重塑新階。3月28日,江蘇省微電網產業鏈對接大會暨常州市微電網城市建設推進會上,常州亮出一張“微電網”,開辟新能源產業新航道。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能源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能源轉型勢在必行?!背V菔形瘯浲鮿︿h說,微電網作為新型電力系統的“毛細血管”,已經成為常州加速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關鍵落子。

機遇蘊藏先機,“編織”微電網其時已至

先人一步,領跑一路,在新能源產業形成“發儲送用網”生態閉環的常州,具備了在更加細分領域的比拼。

近日,常州入選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名單、成為國家車網互動規?;瘧迷圏c城市,“編織”微電網,其時已至、其興可待。

作為分布式電源、用電負荷、配電設施、監控和保護裝置等組成的小型發配用電系統,微電網具備微型、清潔、自治、友好的特征,更是輔助新能源聚合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將成為未來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年,常州在全省率先印發《常州市近零碳園區和近零碳工廠試點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和《常州市新型智能微電網試點建設推進方案》。同時,整合常州綠色發展相關資金獎勵政策,形成《近零碳園區、工廠和新型智能微電網試點建設能量包》,鼓勵試點先行,形成帶動效應;同年7月,常州牽手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合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今年3月,常州又在全省率先出臺《常州市加快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未來3年培育300個微電網項目;推出全省首個微電網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平臺——“我要建設微電網”,為電力用戶量身定制微電網解決方案。今年,常州將建設100個微電網項目。

“省電力公司將全力支持常州微電網建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進一步豐富微電網商業運營模式,不斷拓展新能源和智能電網裝備產業鏈?!眹W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洪波表示。

產業孕育生態,微電網“常州場景”出圈

3月26日,我省規模最大的工業園區微電網在武進國家高新區創新產業園投運,供能面積達37萬平方米,年用電量約4200萬千瓦時,可為樓宇、廠房、電動汽車等提供穩定可靠的綠色能源供應,刷新著常州發力微電網建設的高度。

去年底,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印發《江蘇省配電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全省137個項目中,常州14個項目列入全省微電網建設項目名單,居全省第二。

作為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平臺,微電網建設背后,是常州電力產業裝備的硬核支撐。

領跑國內新型電力裝備產業、全國最大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制造基地之一,實力與能力兼具的常州,聚集了上上電纜、常州西電等龍頭企業,形成溧陽市和鐘樓區兩大輸變電裝備產業集聚區,5家企業獲評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14家企業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63家企業獲評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4年底,常州新型電力系統裝備產業總產值達到1018.4億元,占常州工業總產值的5.8%。

產業成就、生態出圈。以常州新能源集團、蘇控集團、常州供電公司等央、國企以及一批民營企業為依托,常州努力打造綜合能源服務商,形成政府推動、電網示范、企業實施、社會共建的建設模式。

應用延伸、場景更新。常州探索微電網商業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級虛擬電廠監測管理平臺,實現了微電網規?;瘏R集,有效推動可調節資源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2024年常州供電公司組織微電網參與短期輔助服務共5戶、71戶次,實際有效響應電量481.17萬千瓦時,占常州輔助服務響應總量的20.51%;依托江蘇動力及儲能電池創新中心等構建關鍵產品及關聯產業監測預警體系,推動全國首家新能源電池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落戶常州……

“碳”路綠色發展,提供微電網“常州樣本”

光電同速、追“綠”不止。常州“編織”微電網的初衷,便是“碳”路綠色發展。

“在綠色低碳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微電網’一定會發揮‘大作用’、激活‘新潛能’?!蓖鮿︿h認為。

常州交通新能源綜合應用示范港、國際工業城微電網項目、智能網聯測試場微電網項目等微電網重點項目在大會上簽約,為常州微電網覆蓋全域提供了更大可能。

常州與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簽署微電網示范城市合作協議以及常州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與長江三峽集團江蘇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成為常州踐行“雙碳”戰略的新注腳;長三角(常州)ESG國際產業創新園在當天開園,將以高鐵新城為核心區,緊扣ESG(環境、社會、治理)產業發展趨勢,建設近零碳綠色應用場景,打造常州乃至長三角ESG產業集聚高地,成為推動區域綠色發展的重要引擎。

現場介紹了江蘇省綠電“三進”工程等相關政策,發布常州市新能源典型應用場景2.0版,印證著常州“碳”路未來,有了新起點。

“十四五”以來,常州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經濟年均增長6.5%的同時,用累計26.3%的碳強度下降,書寫著發展與生態的雙贏答卷。

如今,以微電網為新的“杠桿”,常州釘下撬動“雙碳”的新支點,打開“雙碳”新空間,以“綠”為底,向“新”而行,漸次鋪展“零碳”發展新圖景。

  4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2025年一季度國內出游數據。根據國內出游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5年一季度,國內出游人次17.9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3.75億,同比增長26.4%。其中,城鎮居民國內出游人次13.18億,同比增長22.4%;農村居民國內出游人次4.76億,同比增長39.2%。

  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國內居民出游總花費1.80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城鎮居民出游花費1.48萬億元,同比增長14.8%;農村居民出游花費0.32萬億元,同比增長39.6%。

據統計,今年清明假期全省納入監測的A級旅游景區等地,去重后共接待游客2046.80萬人次,游客消費總額92.66億元,同比增長均超18%。另有數據顯示,假期前兩天全省銀聯渠道異地文旅消費達48.83億元,同比增長18.35%,占全國文旅消費總額的11%,持續位居全國第一。透過可觀的增長指標,可見江蘇文旅的強大吸引力。

每到春天,不少游客會借著明媚春光、適宜溫度出行游玩,文旅紅利從核心景區向全域、全城輻射,有利于帶動住宿、客運、餐飲等行業,形成“漣漪效應”。能否抓住這波出行潮,對提振一地旅游、拉動當地內需十分重要。最近,多地干部加入“油菜花尬舞新賽道”,“別開生面”邀請全國人民前來踏春賞花,文旅局長成為網友口中“最卷”的工作崗位之一,這正是文旅經濟拉動效用更加凸顯的體現。

有網友感慨,每到節假日開端,去往江蘇熱門目的地的高速總會切換到“蠕行”模式,景點也會開啟“人從眾”模式。以清明節大火的“花經濟”為例,江蘇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市場廣闊、花卉品種眾多,南京的櫻花、鹽城大豐的郁金香、無錫陽山的桃花都成為游客賞花的重要目標。良好的生態環境,日益成為江蘇吸引游客、做強文旅的重要基底。

在先天資源稟賦的基礎上,江蘇不斷打通“高顏值”與“高產值”轉換的路徑。如省級層面出臺政策舉措,以財稅金融支持,力促文旅市場全面復蘇;有地方將賞花、觀景等傳統項目,與都市休閑、文博藝術、鄉村度假等結合起來,延長產業鏈、拓展花經濟層次;有地方通過推動環境修復工程、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引導地方積極投身“美麗經濟”。這些舉措取得了良好成效。以“花經濟”為例,江蘇擁有4.8萬余家鮮花相關企業,牢牢占據全國第一梯隊。能“養活”這么多企業,也從側面說明江蘇發展“美麗經濟”的市場潛力與發展成效。

今天,擴大內需、拉動消費被擺在更顯著位置。賞花踏青、嘗鮮采茶、騎行露營……人們投身于春光中,文旅市場的消費潛力不斷被激活。不過,讓“春日經濟”綻放新風采,依舊面臨痛點難點,有的地方春日風光“顏值不高”,少有“回頭客”;有的地方雖有“高顏值”,但難以轉化為“高產值”。

對此,我們一方面要創新產品業態、提升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春日風光的“顏值上限”,同時圍繞賞花、踏青、出游等延伸產業鏈,創新挖掘消費場景。另一方面,發展“春日經濟”、促進“顏值”向“產值”轉換,突破點不能僅限于提升“顏值”,也要著眼于激勵手段,比如發放消費券、旅游景區免費或季節性門票折扣等,讓文旅惠民政策能夠惠及更多、更廣人群。此外,也可以通過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帶薪年休假與小長假連休等,實現彈性錯峰休假,以緩解旅游市場淡旺季供需矛盾,提升居民出行體驗。多管齊下,才能更好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引導更多游客“用腳投票”,助推江蘇經濟“春色滿園”。

3月23日,2025年南京市青少年賽艇賽暨外秦淮河賽艇城市沖刺賽在外秦淮河鼓樓水岸·南藝后街舉行,來自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以及上海、蘇州等城市的40余支代表隊參賽,市民游客佇立在草場門大橋和沿岸三級平臺上,為選手們鼓掌加油。

“水岸越開放,城市越精彩?!鼻鼗春咏ㄔO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之所以選擇在鼓樓水岸·南藝后街河段比賽,是因為這片由江蘇電視塔、南藝后街、石頭城圍合的河段,是全長15公里外秦淮河的經典段落,去年以來他們已在這里舉辦了50多場水上賽事。在南京內秦淮(十里秦淮)水上游越來越成熟后,外秦淮河的水上游也開始總體布局,同步開發沿河多片開放式河街,并以水上運動推動水上旅游。

南京外秦淮河集慶門段可以遠眺新街口商務區。

璀璨街區“燃亮”河面,封閉河段宛如“隧道”

“在外秦淮河上舉辦水上賽事,既為南藝后街引流,也為水上游蓄客。”張健介紹,外秦淮河水面寬闊、岸線平直,適合各類水上項目,沿河三級平臺、跨河大橋形成天然觀賽區域,更兼鼓樓水岸·南藝后街河段山水城林塔街一體。水上賽事涵蓋龍舟、賽艇、皮劃艇等項目,在抖音上累計收獲1500萬人次瀏覽觀看。去年4月14日的賽艇公開賽,更是吸引了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代表隊參賽。

水上賽事推動濱河開發,外秦淮河水上運動中心和游船碼頭,均已落戶南藝后街。這段河街長900米、寬近百米,偎依在江蘇電視塔下和南京藝術學院旁,日均客流量達數千人,是外秦淮河最開放、最繁華的河段之一。記者22日晚從這里乘坐游船看到,沿河五人制足球場、輪滑球場、籃球館依次分布,一群群孩子在球場內撒歡比賽;背后是覆土建筑,高低錯落間藏有一家家網紅餐飲、咖啡吧、書店、藝術館,臨街是南藝師生、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擺開的文創市集。街區屋頂空中花園長達400米,與6層樓高的“大藍鯨”雕塑、太空艙造型的酒屋交相輝映,形成燈火璀璨、人氣沸騰的不夜城,“燃亮”了整段河面。

游船繼續溯河上行,遺憾的是,像南藝后街這樣的“精彩段落”并不多見。從草場門駛向石頭城,利用糧庫改造的石榴財智園內分布著一座座獨立商務公館、創意LOFT,建筑通透、層次感好,山林綠化也很好,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亮化勾勒不夠,明城墻、鬼臉城、烽火臺也都不是很突出。夜幕之下,清涼山、石頭城更顯晦暗不清。到了漢中門河段,許多小區、樓房臨水而建,形成一面遮擋城市景觀的“墻”,船行其間,宛如穿行在隧道里。直到來到水西門,看到金碧輝煌的賞心亭,眼前才一下透亮開來。從這里到賽虹橋,鳳臺路上車水馬龍,濱河景觀開闊而具動感,視線越過集慶門城墻,甚至可以遠眺新街口商務區鱗次櫛比的輪廓線。

“相比槳聲燈影的內秦淮河,外秦淮河還是幽靜了些”

濱水開發中若能把更多的空間用作游園綠地、開放街區,就能把人氣、活力引向河道,并形成很好的河岸層次,打開多彩的城市界面。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城市設計與建筑管理處處長蘇玲舉例說,穿越南京城南的內秦淮東五華里雖以水巷為特點,但整條游線的“高潮”,還是開闊的泮池風光,以及打開金陵閘融入秦淮水上游的白鷺洲公園,游船游到這兩處,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在泮池碼頭,夫子廟廣場的人潮與兩岸層層疊疊的古建一道,形成城南旅游的“經典畫面”;在白鷺洲公園,近處的開放園林映襯遠處的城際線,美不勝收。

“相比槳聲燈影的內秦淮河,外秦淮河還是幽靜了些。”南京秦淮河公司事業部總經理助理陳健介紹,雖然擁有南藝后街、水西門、長干里這樣的精品河段,但外秦淮多處河段建筑遮擋,亮化沒跟上,游客量和內秦淮河相比,還有很大落差。統計顯示,去年一年200萬游人體驗內秦淮水上游,平均每天有六七千人,而外秦淮水上游只在節假日才有兩三千人的客流量。

水上游城市,河岸越開放,游線越精彩。蘇玲介紹,即將實施的秦淮河西五華里建設中,將降低濱河駁岸,形成“雙首層”特色空間,河道更加開敞、河街更加立體,并沿河設立8處碼頭和一批口袋空間,吸引市民、游人到河邊來,連通國創園、熙南里等周邊文旅特色街。

南京的長江旅游,也因幕燕風光帶、中山碼頭、浦口火車站等開放景區街區的建設而人氣攀升?!按?38元一人,每天近千人瞰江賞城。”南京幕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曄說,每天落日時分的游輪班次最受歡迎,由長江大橋、獅子山閱江樓、金陵船廠組成的城市界面,在夕照下震撼而唯美。

共建濱水活力帶,從“看風景”到“造場景”

“城市濱水而建、因水而興,街區依河而生、向河而活?!睆埥〗榻B,河道是城市的血脈、市民的情懷。他們在考察北京亮馬河、天津海河后感到,水上游越來越從“看風景”向“造場景”轉變。這些城市名河通過岸線整治、城市更新,建成開放共融的水上經濟帶、濱水活力帶,以水岸互動推動水上旅游。

把人氣引向河邊,讓水岸可親可賞,外秦淮河需要更多的濱水活力帶。陳健介紹,南湖地區人口稠密,南湖東街更新改造后成為南京網紅打卡地,可緊鄰南湖地區的外秦淮河一側景色較為單調,市民缺乏休閑親水的場所。為此,秦淮河公司在河邊長虹路開建名為水木秦淮·長虹里的文旅街區。街區長413米、寬47米,總投資2.5億元,以“煙火+人文”為賣點,建成后將和南湖東街“雙街互動”,把南湖地區的煙火氣引到秦淮河邊。

中華門外的秦淮河邊,是范蠡在南京最早筑城的地方,建有“越城臺”遺址。依托“越城臺”,南京正建設文商旅居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越城天地”,沿秦淮河綿延1.4公里?!盀樗嫌巍靾鼍啊?,街區不但橫向留出濱河風光帶,方便居民臨水親水,還縱向建設寬140米的步行廣場,直抵緯七路高架橋,廣場兩邊布置商辦、酒店、文旅項目,形成面向秦淮河的城市T臺?!蹦暇┦幸巹澟c自然資源局秦淮分局局長李建波說,“我們測算了下,開車從緯七路高架經過越城天地約需1分鐘,中間留有140米寬的廣場,不但車主有5—7秒看到秦淮河,游船也可以遠眺車流滾滾的高架橋?!?/p>

“建設開放的濱水空間,不僅需要水岸公園、濱水街區這些有形的載體,還需要沿河單位、小區秉持開放的理念、拿出共贏的舉措,共同呵護、擦亮母親河?!睆埥〗榻B,南藝后街的火熱,離不開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江蘇省國畫院等附近單位的支持。這些院校不但鼓勵師生在南藝后街開設工作室、租用眾創空間,還把書畫展、畢業設計展擺在街區,炒熱了街區的人氣。他呼吁更多的沿河單位像南京藝術學院、石榴財智園、白鷺洲公園這樣,打開圍墻、激活空間,或是在載體利用上轉向文商旅、激活濱水人氣,或是在樓宇亮化上協同發力、扮美沿河夜景,共同把外秦淮河打造為美麗之河、活力之河、繁華之河。

  4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2025年一季度國內出游數據。根據國內出游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5年一季度,國內出游人次17.9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3.75億,同比增長26.4%。其中,城鎮居民國內出游人次13.18億,同比增長22.4%;農村居民國內出游人次4.76億,同比增長39.2%。

  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國內居民出游總花費1.80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城鎮居民出游花費1.48萬億元,同比增長14.8%;農村居民出游花費0.32萬億元,同比增長39.6%。

據統計,今年清明假期全省納入監測的A級旅游景區等地,去重后共接待游客2046.80萬人次,游客消費總額92.66億元,同比增長均超18%。另有數據顯示,假期前兩天全省銀聯渠道異地文旅消費達48.83億元,同比增長18.35%,占全國文旅消費總額的11%,持續位居全國第一。透過可觀的增長指標,可見江蘇文旅的強大吸引力。

每到春天,不少游客會借著明媚春光、適宜溫度出行游玩,文旅紅利從核心景區向全域、全城輻射,有利于帶動住宿、客運、餐飲等行業,形成“漣漪效應”。能否抓住這波出行潮,對提振一地旅游、拉動當地內需十分重要。最近,多地干部加入“油菜花尬舞新賽道”,“別開生面”邀請全國人民前來踏春賞花,文旅局長成為網友口中“最卷”的工作崗位之一,這正是文旅經濟拉動效用更加凸顯的體現。

有網友感慨,每到節假日開端,去往江蘇熱門目的地的高速總會切換到“蠕行”模式,景點也會開啟“人從眾”模式。以清明節大火的“花經濟”為例,江蘇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市場廣闊、花卉品種眾多,南京的櫻花、鹽城大豐的郁金香、無錫陽山的桃花都成為游客賞花的重要目標。良好的生態環境,日益成為江蘇吸引游客、做強文旅的重要基底。

在先天資源稟賦的基礎上,江蘇不斷打通“高顏值”與“高產值”轉換的路徑。如省級層面出臺政策舉措,以財稅金融支持,力促文旅市場全面復蘇;有地方將賞花、觀景等傳統項目,與都市休閑、文博藝術、鄉村度假等結合起來,延長產業鏈、拓展花經濟層次;有地方通過推動環境修復工程、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引導地方積極投身“美麗經濟”。這些舉措取得了良好成效。以“花經濟”為例,江蘇擁有4.8萬余家鮮花相關企業,牢牢占據全國第一梯隊。能“養活”這么多企業,也從側面說明江蘇發展“美麗經濟”的市場潛力與發展成效。

今天,擴大內需、拉動消費被擺在更顯著位置。賞花踏青、嘗鮮采茶、騎行露營……人們投身于春光中,文旅市場的消費潛力不斷被激活。不過,讓“春日經濟”綻放新風采,依舊面臨痛點難點,有的地方春日風光“顏值不高”,少有“回頭客”;有的地方雖有“高顏值”,但難以轉化為“高產值”。

對此,我們一方面要創新產品業態、提升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春日風光的“顏值上限”,同時圍繞賞花、踏青、出游等延伸產業鏈,創新挖掘消費場景。另一方面,發展“春日經濟”、促進“顏值”向“產值”轉換,突破點不能僅限于提升“顏值”,也要著眼于激勵手段,比如發放消費券、旅游景區免費或季節性門票折扣等,讓文旅惠民政策能夠惠及更多、更廣人群。此外,也可以通過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帶薪年休假與小長假連休等,實現彈性錯峰休假,以緩解旅游市場淡旺季供需矛盾,提升居民出行體驗。多管齊下,才能更好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引導更多游客“用腳投票”,助推江蘇經濟“春色滿園”。

3月23日,2025年南京市青少年賽艇賽暨外秦淮河賽艇城市沖刺賽在外秦淮河鼓樓水岸·南藝后街舉行,來自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以及上海、蘇州等城市的40余支代表隊參賽,市民游客佇立在草場門大橋和沿岸三級平臺上,為選手們鼓掌加油。

“水岸越開放,城市越精彩。”秦淮河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之所以選擇在鼓樓水岸·南藝后街河段比賽,是因為這片由江蘇電視塔、南藝后街、石頭城圍合的河段,是全長15公里外秦淮河的經典段落,去年以來他們已在這里舉辦了50多場水上賽事。在南京內秦淮(十里秦淮)水上游越來越成熟后,外秦淮河的水上游也開始總體布局,同步開發沿河多片開放式河街,并以水上運動推動水上旅游。

南京外秦淮河集慶門段可以遠眺新街口商務區。

璀璨街區“燃亮”河面,封閉河段宛如“隧道”

“在外秦淮河上舉辦水上賽事,既為南藝后街引流,也為水上游蓄客?!睆埥〗榻B,外秦淮河水面寬闊、岸線平直,適合各類水上項目,沿河三級平臺、跨河大橋形成天然觀賽區域,更兼鼓樓水岸·南藝后街河段山水城林塔街一體。水上賽事涵蓋龍舟、賽艇、皮劃艇等項目,在抖音上累計收獲1500萬人次瀏覽觀看。去年4月14日的賽艇公開賽,更是吸引了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代表隊參賽。

水上賽事推動濱河開發,外秦淮河水上運動中心和游船碼頭,均已落戶南藝后街。這段河街長900米、寬近百米,偎依在江蘇電視塔下和南京藝術學院旁,日均客流量達數千人,是外秦淮河最開放、最繁華的河段之一。記者22日晚從這里乘坐游船看到,沿河五人制足球場、輪滑球場、籃球館依次分布,一群群孩子在球場內撒歡比賽;背后是覆土建筑,高低錯落間藏有一家家網紅餐飲、咖啡吧、書店、藝術館,臨街是南藝師生、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擺開的文創市集。街區屋頂空中花園長達400米,與6層樓高的“大藍鯨”雕塑、太空艙造型的酒屋交相輝映,形成燈火璀璨、人氣沸騰的不夜城,“燃亮”了整段河面。

游船繼續溯河上行,遺憾的是,像南藝后街這樣的“精彩段落”并不多見。從草場門駛向石頭城,利用糧庫改造的石榴財智園內分布著一座座獨立商務公館、創意LOFT,建筑通透、層次感好,山林綠化也很好,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亮化勾勒不夠,明城墻、鬼臉城、烽火臺也都不是很突出。夜幕之下,清涼山、石頭城更顯晦暗不清。到了漢中門河段,許多小區、樓房臨水而建,形成一面遮擋城市景觀的“墻”,船行其間,宛如穿行在隧道里。直到來到水西門,看到金碧輝煌的賞心亭,眼前才一下透亮開來。從這里到賽虹橋,鳳臺路上車水馬龍,濱河景觀開闊而具動感,視線越過集慶門城墻,甚至可以遠眺新街口商務區鱗次櫛比的輪廓線。

“相比槳聲燈影的內秦淮河,外秦淮河還是幽靜了些”

濱水開發中若能把更多的空間用作游園綠地、開放街區,就能把人氣、活力引向河道,并形成很好的河岸層次,打開多彩的城市界面。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城市設計與建筑管理處處長蘇玲舉例說,穿越南京城南的內秦淮東五華里雖以水巷為特點,但整條游線的“高潮”,還是開闊的泮池風光,以及打開金陵閘融入秦淮水上游的白鷺洲公園,游船游到這兩處,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在泮池碼頭,夫子廟廣場的人潮與兩岸層層疊疊的古建一道,形成城南旅游的“經典畫面”;在白鷺洲公園,近處的開放園林映襯遠處的城際線,美不勝收。

“相比槳聲燈影的內秦淮河,外秦淮河還是幽靜了些?!蹦暇┣鼗春庸臼聵I部總經理助理陳健介紹,雖然擁有南藝后街、水西門、長干里這樣的精品河段,但外秦淮多處河段建筑遮擋,亮化沒跟上,游客量和內秦淮河相比,還有很大落差。統計顯示,去年一年200萬游人體驗內秦淮水上游,平均每天有六七千人,而外秦淮水上游只在節假日才有兩三千人的客流量。

水上游城市,河岸越開放,游線越精彩。蘇玲介紹,即將實施的秦淮河西五華里建設中,將降低濱河駁岸,形成“雙首層”特色空間,河道更加開敞、河街更加立體,并沿河設立8處碼頭和一批口袋空間,吸引市民、游人到河邊來,連通國創園、熙南里等周邊文旅特色街。

南京的長江旅游,也因幕燕風光帶、中山碼頭、浦口火車站等開放景區街區的建設而人氣攀升?!按?38元一人,每天近千人瞰江賞城?!蹦暇┠谎嘟ㄔO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曄說,每天落日時分的游輪班次最受歡迎,由長江大橋、獅子山閱江樓、金陵船廠組成的城市界面,在夕照下震撼而唯美。

共建濱水活力帶,從“看風景”到“造場景”

“城市濱水而建、因水而興,街區依河而生、向河而活?!睆埥〗榻B,河道是城市的血脈、市民的情懷。他們在考察北京亮馬河、天津海河后感到,水上游越來越從“看風景”向“造場景”轉變。這些城市名河通過岸線整治、城市更新,建成開放共融的水上經濟帶、濱水活力帶,以水岸互動推動水上旅游。

把人氣引向河邊,讓水岸可親可賞,外秦淮河需要更多的濱水活力帶。陳健介紹,南湖地區人口稠密,南湖東街更新改造后成為南京網紅打卡地,可緊鄰南湖地區的外秦淮河一側景色較為單調,市民缺乏休閑親水的場所。為此,秦淮河公司在河邊長虹路開建名為水木秦淮·長虹里的文旅街區。街區長413米、寬47米,總投資2.5億元,以“煙火+人文”為賣點,建成后將和南湖東街“雙街互動”,把南湖地區的煙火氣引到秦淮河邊。

中華門外的秦淮河邊,是范蠡在南京最早筑城的地方,建有“越城臺”遺址。依托“越城臺”,南京正建設文商旅居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越城天地”,沿秦淮河綿延1.4公里。“為水上游‘造場景’,街區不但橫向留出濱河風光帶,方便居民臨水親水,還縱向建設寬140米的步行廣場,直抵緯七路高架橋,廣場兩邊布置商辦、酒店、文旅項目,形成面向秦淮河的城市T臺?!蹦暇┦幸巹澟c自然資源局秦淮分局局長李建波說,“我們測算了下,開車從緯七路高架經過越城天地約需1分鐘,中間留有140米寬的廣場,不但車主有5—7秒看到秦淮河,游船也可以遠眺車流滾滾的高架橋。”

“建設開放的濱水空間,不僅需要水岸公園、濱水街區這些有形的載體,還需要沿河單位、小區秉持開放的理念、拿出共贏的舉措,共同呵護、擦亮母親河?!睆埥〗榻B,南藝后街的火熱,離不開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江蘇省國畫院等附近單位的支持。這些院校不但鼓勵師生在南藝后街開設工作室、租用眾創空間,還把書畫展、畢業設計展擺在街區,炒熱了街區的人氣。他呼吁更多的沿河單位像南京藝術學院、石榴財智園、白鷺洲公園這樣,打開圍墻、激活空間,或是在載體利用上轉向文商旅、激活濱水人氣,或是在樓宇亮化上協同發力、扮美沿河夜景,共同把外秦淮河打造為美麗之河、活力之河、繁華之河。

非遺傳承
文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