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以下稱長江十年禁漁)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恢復長江母親河生機活力的重要舉措。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要鍥而不舍地做好的工作,我們必須起而行之、篤行不怠,才會出真成績好成績。
保持清醒頭腦,堅定推進長江禁漁。自2021年1月1日禁漁三年多以來,退捕漁民安置保障有力,禁捕水域管理秩序平穩,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向好,長江十年禁漁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這也證明了長江十年禁漁是最直接最有效修復長江生態系統的舉措,是推動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措施,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當前,正值長江禁漁從“三年強基礎”向“十年練內功”轉段推進的關鍵節點,現在的長江只能說是“大病初愈”,“現在路子是對的,要繼續走下去”,“不能抓一陣松一陣,稍有好轉又動起歪念頭。”歷史欠賬尚未完全還清,我們要深刻認識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絕不能有“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保持清醒頭腦,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
強化執法監管,保持高壓嚴管態勢??吹浇麧O成效的同時,更要清醒認識到成效尚不穩固,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持之以恒推進落實,禁漁禁捕執法監管更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一是堅持常態化執法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嚴打非法捕撈。在常態化開展陸上檢查、水上巡航、線上排查的同時,要在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時段部署做好“中國漁政亮劍2024”專項執法行動、商貨船“清網打非”專項行動等,嚴厲打擊各類涉漁違法違規行為。二是堅持單一執法與聯合執法相結合,強化經營監管。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發揮黨建聯盟作用,與水警、長航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深化信息互通、情報共享,加強對電商平臺、水產市場、餐飲場所和漁具市場等經營環節的執法監管,推動長江野生江鮮禁售禁食,違禁漁具禁制禁售。三是堅持行政執法與刑事打擊相結合,持續警示震懾。農業農村、公安部門要協同聯動,密切配合,建立案件移交順暢的長效協作機制,加強行刑銜接,對情節嚴重的堅決追究刑事責任。
緊盯重點區域,消除非法捕撈盲區。面對涉漁違法行為越發隱蔽、花樣不斷翻新的新形勢,我們要緊盯長江沿岸、江灘、錨地等重點區域,實施“三級防線”精準監管。一是加強長江沿岸巡查監管。強化禁捕護漁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常態化巡護,通過增設禁捕高清監控探頭和語音警示器,優化禁捕監控體系,構建長江禁捕一級防線。二是加強灘涂水域巡航頻次。針對巡護人員步行難以抵達的灘涂水域,要利用漁政執法船、無人機等執法裝備定期巡航執法,確保實現灘涂水域監管全覆蓋,構建“無人機巡飛+執法船巡航”的長江禁捕二級防線。三是加強江中錨地宣傳教育。針對來往商貨船集聚的錨地水域,要聯合海事、水警等執法監管部門和中國移動等黨建聯盟單位常態化開展宣傳教育。通過長江禁捕短信推送、簽訂《商貨船主不捕不撈承諾書》等方式,構建“黨建聯盟單位‘吹哨’+聯合執法普法”的長江禁捕三級防線。
加強隊伍建設,錘煉忠誠漁政鐵軍。“十年禁漁”,關鍵在“人”,我們要注重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和巡護隊伍建設。一是加強裝備建設。把信息技術和科技裝備作為推動漁政執法創新發展的引擎、提升執法效能的著力點。綜合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漁政執法科技支撐能力。二是提升業務能力。把加快提高漁政執法監管能力作為重中之重,通過組織漁政隊伍參加“十年禁漁”大講堂線上輪訓,開展漁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研討、漁政執法案卷評查、典型案例整理發布等,不斷提升漁政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和護漁員巡護能力。三是強化警示教育。在漁政執法隊伍中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抓好以案促學、以案說紀,讓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為漁政執法隊員的日常自覺。要綜合運用警示教育大會、警示教育專題片、廉政黨課、教育讀本等多種形式,提升警示教育感染力和說服力,全力打造令行禁止的漁政鐵軍。
(崔超 江蘇省委黨校第50期縣處級干部進修班學員,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