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逢清明,追思悠悠。
4月的雨花臺烈士陵園,蒼松無言,翠柏默立,靜謐肅穆。
和平年代,公安隊伍是一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新中國成立以來,南京公安機關共有71名民警、14名輔警因公犧牲,他們的名字鐫刻在雨花臺烈士陵園的江蘇公安英烈紀念墻上。

4月3日,南京市公安局在英烈紀念墻前舉行緬懷紀念公安英烈活動。50名民警代表手捧黃白菊花默哀致禮,集體重溫人民警察誓詞,緩步繞行紀念墻一周,深切緬懷為了人民平安幸福獻出寶貴生命的公安英烈。
一束束鮮花,飽含淚水;一縷縷凄風,寄托哀思。
每一次對公安英烈的緬懷,都是一次礪初心、擔使命、永奮斗的莊嚴洗禮。

數載寒暑,英烈墻上新添名字,沈鷹、徐昊、李守浩、范清然、王大勇、唐健、謝雨豐……一筆一畫,都是血色的忠誠。再向前追溯,龐幫榮、張戴慶、史偉年、范飛……他們前赴后繼,或立身為傘,或躬身為橋,以生命赴使命,用熱血鑄警魂。
這些姓名,人民記得,山河記得,我們記得。
寫給天上人的信件,是他們內心百轉千回的掛念。范飛戰友李翔還記得出事那天正下暴雨:“你說案子著急,早點趕過去好,不然心里老硌得慌。”唐健戰友馬南寧忘不了那張永遠洋溢著溫暖笑容的臉龐:“你的笑臉,就這樣成為了你的標志,也是大家永遠的記憶?!蓖醮笥逻z孀仍記得丈夫常說:“輔警也是警啊,穿上那身制服,就意味著責任在肩?!敝x雨豐警校老師念著他的一幅好字:“責任擔當鑄忠誠——滿滿洋溢著一名年輕警察的自豪與使命感?!?/p>
▲圖為因公犧牲民警謝雨豐。
唯有銘記,才是對公安英烈最深切的緬懷。
唯有傳承,才是對公安英烈最崇高的致敬。
在夫子廟景區,一輛印著“幫榮號”的警車緩緩駛過。2010年,時任秦淮分局特巡警大隊大隊長的龐幫榮不幸犧牲,生前最后一個動作,是用盡全力護住群眾和戰友。15年來,“幫榮號”巡邏車組穿梭不停,日夜守護著秦淮區的萬家燈火。戰友們銘記著“以幫為榮”四字,把承諾落實到行動中。

在高速五大隊事故中隊,“清然調解室”的背景墻上,張貼著“清然工作法”。過去的4年里,中隊民警爭相學習“清然精神”,2024年成功調解交通簡易事故3000余起,收到群眾錦旗、表揚信等20余件,戰友們把對范清然的敬意和思念化作守護轄區平安暢通的涓涓動力。

在大數據中心,同事們到那間熟悉的辦公室前,總會想起沈鷹。他為公安信息化事業嘔心瀝血,主持研發了警綜平臺,在崗位上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耙幌肫鹕蛑魅?,就感覺內心充滿力量”,中心5年來在部、廳建模大賽摘得獎項35個,為打造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南京樣板”持續貢獻力量。

…………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在南京公安隊伍中,英烈子女們堅定扛起父輩旗幟,捍衛警察榮光。
革命烈士龐幫榮的兒子龐天翊現就讀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父親犧牲那年,他年僅6歲,只知道“爸爸變成星星了”。2023年,他和其他7名該校在讀英烈子女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表達繼承父輩遺志、為守護平安中國貢獻力量的決心。對未來,他有清晰的規劃:畢業后回到南京,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完成父親未竟的光榮事業。

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張戴慶的女兒張嚴勻現就讀于江蘇警官學院。父親犧牲后,無聲陪伴著她的是那頂舊警帽上摘下的半舊警徽。去年填報高考志愿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沿著父親的足跡,立志要“成為像父親一樣優秀的警察”。穿上那身藏藍警服,這名預備警官眼眸清亮、堅毅篤定。

…………
英烈之光不滅,信念之火不熄。
當一束光成為一團火,當一團火照亮一片天,公安英烈們用生命播下的平安種子,正生長出一片朝氣蓬勃的春天。
在金陵大地上,一代代南京公安民警賡續紅色血脈,弘揚英烈精神,不斷汲取著忠心向黨、忠誠履職、忠實為民的精神養分,奮力當好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人民公安為人民,我們的名字在警徽中閃光。
人民公安向前進,我們的光榮在國旗上飛揚。
沿著英烈的足跡,我們繼續闊步前進?。〒暇┚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