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南京街頭,一盞昏黃的路燈下,我抱著吉他唱了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那時我剛經(jīng)歷創(chuàng)業(yè)失敗,口袋里只剩幾個硬幣,可當(dāng)?shù)谝宦暫拖翼懫穑瑤讉€路人停下腳步,有人跟著哼唱,有人舉起手機閃光燈搖晃。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音樂不是逃避現(xiàn)實的殼,而是照亮生活的光。
從街頭到燈塔:一群人的音樂烏托邦
30歲之前,我和音樂毫無交集。干過銷售、開過酒吧,賺過錢也虧到身無分文。直到那個深夜,我在街頭的舊書攤旁彈唱,一個戴眼鏡的男孩蹲下來問我:“哥,能點歌嗎?”后來,他成了我們團隊的第一個粉絲。

再后來,30多個非專業(yè)“流浪歌手”聚在了一起。
街頭的夜晚對于我們來說只是開始。
沒有舞臺,沒有燈光,只有風(fēng)吹過薄薄的外套,以及偶爾駐足的路人。一句“再唱一首吧”,路人臉上洋溢的笑容,都是我們堅持下去的理由。

后來每周六傍晚,當(dāng)魚嘴濕地公園的燈塔被夕陽鍍成金粉色時,獨屬于我們的音樂會就開始了。
江風(fēng)裹著歌聲。遛狗的大爺、牽手的情侶、騎單車的學(xué)生……素不相識的人圍成圈,跟著節(jié)奏拍手。

被雨淋過,所以更想成為那個撐傘的人
做街頭演出是苦差事。淋過暴雨,被保安驅(qū)趕過,設(shè)備摔壞更是家常便飯。可每當(dāng)我們唱起《海闊天空》,臺下總有人紅著眼眶跟唱。
那是外地打工的大哥,是剛失戀的姑娘,是相互依偎著的一對老夫妻。對于我來說,就好像是通過音樂,把大家的心都黏在了一起。

“噓,偷偷告訴你個秘密”
最近我寫了首關(guān)于南京的新曲子,詞還沒填。旋律是在地鐵上哼出來的,當(dāng)時對面坐著個穿漢服的姑娘,裙擺上繡著金陵城的梧桐葉。我想把這首歌送給南京,送給每一個在街頭與我們相遇的你。

團隊小伙伴總笑我:“成偉,你一把年紀(jì)了還做夢?”
我回他們:“沒夢的人,才真的老啦。”
我們計劃辦一場又一場“月光音樂會”,不需要門票,只需要你帶著故事來。或許某天,你也會在某個路口聽見我們的歌聲——那時請停下腳步,和我們一起,把平凡的日子唱成詩。
“帶著你的故事,我們下個路口見。”

策劃:鮑晶
統(tǒng)籌:洪艷 于燕
視頻:華蘇杰
文字:呂澤宇 朱甄宇 楊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