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財經訊 5月8日,蘇州摯途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摯途科技”)宣布完成超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首輪交割。本輪融資投資方為安徽黃山國混創投基金。
這家自動駕駛公司,在商用車智能化賽道上已蟄伏六年。當乘用車的“自動駕駛狂歡”席卷消費市場時,在創始人杜一光的帶領下,一群工程師正試圖用更務實的方式,讓重達近50噸的重型卡車“鋼鐵巨獸”學會自主思考。

創業破局,傳統車企高管走上智能轉型之路
2019年的中國汽車產業,正經歷著電動化與智能化的雙重變革。當多數目光聚焦于乘用車自動駕駛的激烈競爭時,一汽解放智慧物流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理杜一光卻將視線投向了看似“難啃”的商用車領域。在物流行業摸爬滾打30余年的他深知,干線物流的高成本、高風險與低效率,正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而自動駕駛技術或將成為破局關鍵。
當年8月,杜一光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辭去一汽解放的高管職務,帶著來自主機廠和科技公司的核心骨干,在蘇州高鐵新城創立摯途科技。這個選擇背后,是對行業趨勢的深刻洞察——商用車自動駕駛雖技術難度更高、場景更復雜,但客戶需求明確、商業模式清晰,一旦落地便能形成穩定的市場閉環。商用車的用戶是以毫厘計算盈利的車主,他們需要真正能降本增效的技術,而不是實驗室里的概念。
創業初期的摯途科技面臨著雙重挑戰:既要突破技術壁壘,又要構建商業場景。在技術端,團隊從零開始研發“鷹騰”自動駕駛系統,針對商用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需求,開發了前向250米遠距離感知技術和符合高速特征的決策規劃算法;在商業端,依托一汽解放的主機廠資源,迅速切入干線物流場景,2021年即在J7重卡上實現L2+級智能輔助駕駛的前裝量產,成為行業內首個將商用車自動駕駛技術落地變現的企業。
這一突破打破了外界對“傳統車企孵化的科技公司缺乏創新力”的質疑。數據顯示,2024年摯途科技的ADAS產品年供貨量超10萬套,在重卡市場占有率達12%,商用車智能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市場份額達16.31%,穩居行業前三。更重要的是,通過與韻達、順豐等頭部物流企業合作,其高速智駕運營服務平臺累計運營里程超6000萬公里,單程單駕最大里程突破1600公里,用真實場景驗證了技術的可靠性與商業價值。
技術突圍,雙場景驅動構建產品矩陣
在摯途科技的戰略版圖中,“高速場景規模化量產”與“低速場景無人化突破”構成了技術落地的兩大支柱。高速場景解決“效率”問題,低速場景攻克“無人”難題,二者相輔相成,形成覆蓋商用車全場景的解決方案。
在高速干線物流領域,摯途科技選擇了“漸進式落地”策略。從2021年J7車型的L2+級輔助駕駛,到2024年J7創領版的L2級系統標配,再到2025年即將批量交付的L2+新車型,其產品始終與主機廠的量產節奏深度綁定。這種“主機廠基因”帶來的優勢顯而易見:技術研發直接對接整車需求,產品測試嵌入汽車制造流程,市場推廣借助主機廠渠道快速鋪開。數據顯示,搭載摯途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重卡,每公里油耗較傳統車型降低0.02升,在“車多貨少、利潤薄”的干線物流市場,這一優勢成為打動客戶的核心競爭力。

在低速場景,摯途科技技術前瞻性凸顯。針對環衛、工廠、口岸等限定區域,其開發的L4級無人化解決方案已實現規模化部署。以無人環衛為例,公司打造了覆蓋大中小型全平臺的產品矩陣,其中大型無人掃路機可在城市主干道、公園景區等復雜場景作業,定位精度小于0.4米,控制誤差小于5厘米。自2021年蘇州高鐵新城項目落地以來,無人環衛車隊累計運營里程超100萬公里,2025年又中標黃山市高新區項目,成為行業首個實現大型無人環衛車輛量產的服務商。
這種雙場景驅動的背后,是對“智電一體化”的深度布局。摯途科技的無人環衛車采用純電驅動與自動駕駛技術融合方案,既符合“雙碳”戰略要求,又通過車路云協同降低單車智能成本。在蘇州試點項目中,5G通信時延控制在160ms以內,結合路端傳感器與云端調度,實現了“車—路—云”的高效協同。
資本賦能,百億基金助力產業生態閉環
此次B輪融資的是投資方黃山國混新能智車基金,該基金是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基金與國家級大基金合作設立的子基金。10億元規模的背后,是當地政府產業戰略與創投資本的深度結合。基金注冊于黃山市,既呼應了“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中的智能交通需求,也與摯途科技的低速場景布局形成地域協同。

融資資金的用途也清晰勾勒出摯途科技的下一步戰略:建設汽車智能產品制造中心,從技術研發向“研發+制造”一體化轉型,進一步把控量產環節的成本與質量;持續投入端到端大模型與智能駕駛安全技術,瞄準L4級高速自動駕駛的技術高地,這是突破商用車自動駕駛“最后堡壘”的關鍵;而無人環衛場景的規模化部署,則是對已有優勢的強化。無人駕駛環衛車潛在市場價值超3000億元,摯途科技在智慧環衛領域市占率超30%,是國內首個實現大型無人環衛車輛量產的服務商。
資本的青睞背后,是摯途科技構建的獨特生態優勢。在主機廠端,依托一汽解放的整車資源,形成“技術研發—前裝量產—市場推廣”的閉環;在場景端,通過干線物流的運營數據反哺算法優化,用環衛項目的落地經驗迭代無人化技術;在資本端,既有國家隊基金的戰略支持,又有市場化資本的效率驅動。這種“主機廠+場景+資本”的三維協同,使其在商用車自動駕駛的“融資熱”中脫穎而出——2024年以來,至少8家商用車自動駕駛企業獲得融資,但摯途科技是唯一在高速輔助駕駛與低速無人化領域同時實現規模化落地的企業。
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自動駕駛商用車市場規模僅24億元,而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飆升至7788億元。在這個從“冰點”走向“沸點”的賽道上,摯途科技的實踐證明:商用車自動駕駛的破局之道,在于拒絕“空中樓閣”式的技術炒作,而是扎根真實場景,用主機廠的工程化能力實現技術落地,用物流、環衛等行業的剛需驗證商業價值,用資本的長期投入構建產業生態。
新華日報·財經記者 詹超